感冒流感抗菌素(一)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960次 |
1999年上海兒童醫院、北京兒童醫院作了一次調查,資料表明門診就診的患兒已使用抗菌素者高達80%-85%,普通感冒患兒90%-98%使用了抗菌素。無獨有偶,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和醫政部主任Quick博士尖銳指出:在中國有二分之一兒童一旦出現流涕、咳嗽癥狀時就使用抗菌素,而真正需要使用者僅25%。這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,即中國兒童患普通感冒時有過多使用抗菌素的事實。 究其原因,有醫生方面因素,但也存在家長和公眾方面因素,對此,我們認為很有必要作些介紹,讓年輕父母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識,醫患雙方共同努力,合理使用抗菌素。 普通感冒和流感 陸權(上海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、教授) 許多家長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,總以為流感就是重感冒,多喝開水、用退燒藥、休息休息就可以自愈,其實這是一種誤解。 實際上,流感在六個月以下嬰兒,尤其對原本有心、肺、腎臟和血液病的患兒常常可以并發肺炎、腦膜炎、心肌炎等,嚴重則危及生命。 那么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呢?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,以鼻咽部癥狀為突出,如流涕、咳嗽、咽痛等,伴有或不伴有發熱,引起普通感冒病毒多達100種以上,其病程有一定自限性,通常為五到七日,預后良好。 普通感冒發病有明顯自身因素,在同一環境中有人得感冒有人不得感冒,差異很大,因此普通感冒不是一種傳染病。 兒童得了流感則全身癥狀重,可見持續高熱、畏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明顯疲乏等,而鼻咽部癥狀相對輕,如上所述流感作為一種傳染病,往往很多人同時或先后得病,影響面廣,危害性大,蔓延迅速,常呈流行。 林鳳(上海兒科醫院兒內科教授) 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在發病癥狀及并發癥方面都是不同的。 我們先從病原方面來分析: 1、普通感冒 多半由病毒引起,病毒種類很多。小孩發病率比成人高,由于病毒種類多且不斷變異,新型病毒不斷出現,所以寶寶容易重復感冒,目前只有給予對癥治療。一般發病一個星期后患兒會慢慢恢復。對嬰幼兒來說,可斷發細菌感染,可引起一些并發癥。 2、流行性感冒 是流感病毒甲型、乙型、丙型三種引起的,人們每次患流感后不能產生持久的免疫力,再說甲、乙、丙三型流感病毒之間沒有交叉免疫,每個人也可以患幾次流感。甲型流感每兩到三年有一次小流行,十到十五年一次大滸,乙型流感局部流行,而丙型流感主要是散發或家庭內傳染。 那么二者的癥狀有什么不同呢? 1、普通感冒 表現較輕,患兒有發熱、體溫高在38度上下,有鼻塞、流涕、打噴嚏、干咳等癥狀;大一些的孩子也有發燒、頭痛、咽喉痛,嬰幼兒有惡心、嘔吐甚至腹瀉現象,高熱持續三到五天后、全身癥狀減輕,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逐漸加劇。病程持續1-2星期。 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會產生哪些常見并發癥呢? 1、普通感冒的并發癥為: a、急性鼻竇或副鼻竇炎。感冒后流濃涕,時間較長。 b、中耳炎。感冒時耳咽管發炎,這時細菌可從耳咽管到中耳而引起中耳炎,有耳痛、鼓膜穿孔、耳流濃等現象。 c、氣管、支氣管炎。感冒后咽喉部致病菌可累及寶寶氣管、支氣管引起炎癥,出現痰、咳嗽、嬰幼兒甚至可引起肺炎。 2、流行性感冒的并發癥為: a、肺炎。咳嗽加劇,痰多,氣急氣喘,有的孩子肺部有明顯的細濕啰音或哮鳴音; b、病毒性心肌炎。患兒可訴心悸、胸悶、氣透不過來,醫生檢查時有心動過速,有早搏或其他心音低鈍,心電圖檢查有異常,以大孩子多見,但畢竟是少數,家長不必緊張。 c、神經系統并發癥極少見,小兒若在熱退后幾天出現惡心、嘔吐、嗜睡、抽搐甚至昏迷現象,應立即住院治療。 感冒、流感、抗菌素(二) 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