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家庭的結構類型(下) |
發布日期:2018/3/4 發布者:佚名 共閱57528次 |
另外,從家庭形成之后的發展過程分析,人們的婚姻關系也可以分成四個比較明顯的類型,每對夫妻都可以對照分析一下,看自己的婚姻關系屬于或接近那一種類型。 第一類是“一體型”關系。這是目前社會學家公認的,最為理想的婚姻關系類型,他指的是夫妻雙方在眾多方面具有的一致性和相似性,包括雙方生活經歷的一致性,出身背景的一致性,性格品質的一致性,人生理想和追求的一致性,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致性,生活習慣和業余愛好的一致性等。夫妻雙方能夠在各個方面高度適應,高度投合,夫妻關系結成嚴密的整體,不可分離,形成所謂新時代的“白頭偕老”。這種類型的婚姻關系在社會中數量較少,能夠得之,實屬人生一大幸事。 第二,是“建設型”家庭關系。這種家庭可以分為生活三部曲,分別是:創立家業;養育子女;發展家業。這類家庭中,夫妻雙方具有比較實際的物質生活目標,也有著較強的家庭生活責任感,物質建設和改變孩子的生活質量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追求,家庭總是不斷地設計出新的物質建設目標 ,最初可能是一臺電腦或一套音響,后來可能是一部汽車或一套商品房,在不同的階段實現某些物質生活質量的改變,在家庭中實行所謂的目標管理,當夫妻雙方的具體物質發展目標明確時,夫妻雙方會齊心協力,賺錢省錢,為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奮斗。但是這類家庭往往缺少比較豐富的精神生活內容,一旦物質生活建設目標實現,在新的目標尚未確立之時,家庭生活往往會出現空虛寂寞,但在家庭的一系列物質目標實現之后,人生往往已經過去大半,晚年時夫妻生活的空虛是這類家庭的通病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家庭屬于這種類型。 第三,是“維持型”家庭關系。無論結婚時有無感情基礎,婚后面臨生活現實,逐漸失去新鮮感,沒有物質生活目標,又對精神生活缺少設計能力,無力改變和調整生活現實,情緒逐漸厭倦,整日無精打采,但沒有離婚的決心和勇氣,對家庭生活持得過且過的湊合態度,常對工作和社會社會事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心,(包括整日泡在網上)其實是掩飾對家庭生活的怠倦和失望。這樣的家庭關系在我們的生活周圍不時可以看到。 最后是“分裂型”的家庭關系,也無論婚姻基礎如何,婚后感到理想與現實相去甚遠,夫妻分歧無法消除,并難以談心交流,甚至長期處于“冷戰“狀態,以至于彼此逐漸疏遠,或正在家中分居而處,雙方心態轉涼,心中暗暗叫苦,只因恐懼社會輿論或另有苦衷而不敢貿然提出離婚,婚姻關系早已名存實亡。 以上分析,僅供已婚夫妻參考,也許你的婚姻關系并不屬于其中的任何一個類型。對正在準備步入婚姻“圍城”的年輕人,也許會幫助你在締結婚姻關系時能夠更理智一些,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婚姻質量,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庭,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。 |
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,文責自負。 ③ 如您因原創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聯系電話:010-57895369。 |
【關閉此頁】 【返回上頁】 |